关于创业

Entrepreneurship

营销之道

新闻中心

创业辅导

经验分享

政策法规

邦胜动态

新闻中心


 

【新经济 新魅力 新活力】让每一个创业者走得更远活得更好

添加时间:2017-02-02

2017-01-30 06:03 经济日报

原文标题“让每一个创业者走得更远活得更好”

      经济日报【新春走基层·新经济 新魅力”专栏】开栏的话

      新经济,新魅力,新活力。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新经济孕育在各行各业内,绽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闪耀在中国经济的澎湃动力里。今天起,经济日报推出“新春走基层·新经济 新魅力”专栏,为您讲述新经济背后的故事。

       新年将至,广东省东莞市邦胜集群注册托管有限公司会议室里热闹非凡,总经理余岚在这里迎接着接踵而至的访客——有在这里的格子间忙碌了一整年的年轻创客,回家过年前向“余姐”告别;有“羽翼丰满”离开邦胜又专程回来拜年的成功创业者;还有前来调研当地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改革成效的政府公务人员。在新春到来之际,每张脸上都洗去了疲乏,写满了踌躇满志。
       “东莞在全国首创新业态企业集群注册登记模式,作为第一批获得集群注册托管业务牌照的企业,我们和政府有一个共同的‘小目标’:让每一个创业者走得更远、活得更好!”余岚说。
       当“技术宅”邂逅“创业管家”
       刘开放是入驻邦胜的第一个创业者。“当年猫在出租屋里啃面包、写程序的我,绝不会想到今天能带领公司向上市冲刺。”他感慨地告诉记者。
       “2013年5月,我终于下决心要注册自己的公司。”刘开放回忆。彼时他是个从公司跳出来单干的程序员,从网上接点散单,按个手印、拿点订金,就回出租屋日以继夜写程序。“有些公司很欺负人,交了货收不到钱是常事。打官司吧,你是个自然人,连正式合同都没有,怎么赢?成立公司吧,好几万元的启动费哪里找?”
       在同一时刻,邦胜在东莞第一家服务中心的800平方米众创空间刚装修好,余岚正在寻求合作者。
       一见如故,一拍即合。不到两个月,像刘开放一样满怀渴望的创业者便住满了800平方米空间。邦胜与他们开始了同甘共苦的创业路,小至冲泡咖啡、打印文件,大至代为记账报税、招聘人才,乃至资源对接、会议服务、法律援助……除了核心业务,邦胜不让创客们操心任何事。刘开放至今怀念那段日子:“每当余姐新领来一名创业者,就好像来了新的家庭成员。大家有各行各业的背景,互换信息,跟邻居就能做生意。”
       更大的收获是个人能力的提升。刘开放入驻不久就遇到发展瓶颈,软件虽然写得好,但是不会卖也没用,公司渐渐难以为继。
       关键时刻,余岚请来了创业导师——邦胜一位擅长战略规划的合伙人廖德林来为刘开放把脉。“廖总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他说,不擅长的事自己不要做,找互补的人去做。”刘开放说。此后,刘开放将营销、商务谈判这些短板一股脑交给了邦胜,自己专心钻研业务,公司渐渐顺风顺水。
       在邦胜,记者见到许多像刘开放一样的创业者,很多人来的初衷只是为了省钱,最终却从缺乏想象力的本业中跳出来,投向创意营销、互联网+、创客教育等多姿多彩的新业态。
       和创客一同华丽转身的还有邦胜自己。如今,邦胜已从落户东莞时单纯的“商务管家”角色,转变为“服务式办公+集群注册+商务托管+专业服务”的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
       不靠补贴,不当“二房东”
       清晨,廖德林习惯性地打开邮箱,点开一封题为“来自加拿大小罗的问候”的邮件。邮件中这位加拿大华侨热切地抛出自己的创业项目——将加拿大优质安全的健康饮食引入中国,并列出了长长的问题清单:如何规避合作风险?能否帮我建立跨境电商平台?我需要一笔钱去推广产品,有没有资源帮助我对接?……对廖德林来说,收到这样的邮件是常事。
       在业内积累了知名度与口碑之后,邦胜对创业者的吸引力不仅是充当“秘书”和“管家”,还要做运筹帷幄的“诸葛亮”。邦胜由此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盈利模式——深度参与创业企业经营,再从增值部分中获得分成。
       很多平淡无奇的项目在邦胜被“点石成金”。一次,一个年轻人跑来说:“我要卖茶叶,我爸是做茶厂的。”邦胜很快调集手上的资源帮他出主意:先是找到一位出来创业的工艺美术大师,说服他用木雕手艺尝试“茶雕”;然后找到一家在邦胜设立分支机构的奢侈品包装公司,为茶雕工艺品设计包装……项目做起来以后,别致的茶雕工艺品大受市场欢迎。
       多年来在一线城市耕耘,邦胜早就意识到创客需要的不仅是物理空间。余岚说,“创客缺什么,我们就给补什么,调集所有资源为创客服务”。邦胜在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等地的70家分支机构积累了庞大的资源,还拥有一支专业的创业服务团队,由擅长不同领域业务的股东带头,从战略规划、营销、上市到自主研发、薪酬考核,都能给初出茅庐的创业者以指导。
       “很多孵化器亏损倒闭,有些是靠当‘二房东’,想坐地起价却租不出去;有些是找政府要补贴,可哪能年年有?邦胜靠的是服务企业成长,自己造血,永远脱离了靠租金、补贴生存的高风险模式。”余岚说。
       政府做“树干”,我们做“树叶”
       两年前,东莞在全国首创新业态企业集群注册登记模式,邦胜成了首批“吃螃蟹”的公司。这项改革突破了企业需依托固定场所作为住所的桎梏,允许托管公司为多个企业提供地址托管和“一条龙”成长服务,从而解决了大批创客和新业态企业的办照难题。
       “这让我们能接纳更多的创业企业,去年就新增了100多家。”余岚告诉记者,东莞这两年新业态企业的井喷与这项改革有很大关系。目前,这座城市里已聚集了500多家托管公司、1万多家集群企业。
       当前,东莞正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项项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进。余岚认为,只有最大限度利用政策红利,撬动政府资源,才能让创业者们“走得更远,活得更好”。因此,从东莞的集群注册改革到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改革、“五证合一”改革……邦胜每一步都紧紧跟随城市改革的步伐。“政府做好树干,我们就做好树叶,协助政府监管好、服务好企业。”余岚说。
       近两年,邦胜还加强了与政府的直接合作。如与东莞食品名镇道滘镇开展战略合作,帮助该镇搞活新业态企业,并与该镇合作成立新兴的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协会、举办道滘美食节等,利用这些平台为入驻企业拓展商机。
       “截至目前,邦胜已服务了2000多家企业。2017年,一定会有更多创业者带着理想、带着激情来创业。”余岚充满信心地说。       

[采访感言]城市应与创新创业共呼吸
 郑 杨

       当创新创业成为一种风潮席卷全国,两极分化的现象随之出现:在大城市,众创空间、孵化器野蛮生长,过度竞争;而中小城市想培育这样的“造梦空间”,却常常请不来、留不住、做不长。
       什么样的城市适合众创空间茁壮成长?众创空间自有标准。从一线城市转战二线城市的邦胜为何在东莞迈出第一步?几位合伙人告诉记者,当时是经过长达半年的调研,仔细比较了一些目标城市的创业活跃度相关数据才决定的。
       邦胜提出与创业者“同呼吸共命运”,前提是城市也要与创业者、与众创空间共呼吸。一位合伙人回忆,初入东莞还没有集群注册政策,当地工商部门去邦胜检查,发现小小空间里挤满172家企业,觉得简直是“乱搞”。但工商局没有叫停,而抱着“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态度,包容这个新事物的存在,并最终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新业态企业集群注册改革。邦胜落地东莞三年多,不仅市政府有关部门人员多次前去走访、座谈,镇里和科研机构也纷纷前去“凤求凰”。在这座城市,他们处处感到包容、接纳、支持和被需要。
       一棵参天大树的成长需要各种养分,一个城市创新创业氛围的成熟也需要各项改革配套。邦胜的经历提醒每个城市:请在喊出创新创业口号前先问问自己,做好与创业者共呼吸的准备了吗?
       (记者 郑 杨)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