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业

Entrepreneurship

营销之道

新闻中心

创业辅导

经验分享

政策法规

邦胜动态

新闻中心


 

邦胜模式成为东莞商改试点典型案例

添加时间:2019-04-20

        【东莞时间网】2019-03-26报道“融变 | 啃下“硬骨头”破解“老大难” 东莞特色改革品牌亮了”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东莞升格地级市30周年。东莞部署并扎实推进42项改革任务、235项改革事项,主动强化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坚决打好改革攻坚战。
        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随着一系列标志性、关键性政策举措落地生根、渐次开花,一个个改革“硬骨头”被砸开,一个个“老大难”问题被化解,打造出一系列具有“东莞特色”的改革品牌扬名省内乃至全国,不断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为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前台.jpg

        “我当时是真没想到,不需要专程打千里‘飞的’到东莞跑局办窗口,只需网上签署一个托管协议和服务合同就行了。”拿到公司去年红红火火的经营“成绩单”时,这位来自黑龙江的90后创业者、东莞龙搴贸易有限公司创始人龙平感慨万千。
        在位于南城众创金融街1号楼11层的邦胜创业服务中心,龙平正是借助邦胜商务提供的集群注册和专业创业导师顾问服务,仅用2天就把公司注册下来,成功把握机遇开拓南方市场,实现了他的异地创业梦。
        这只是东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激发市场活力的一个小缩影。

关键词:营商环境
商改提速激发东莞市场活力

        “在东莞创业真方便,来对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家在东北,就想把东北优质、安全的健康食品引入南方市场销售。”龙平当初的创业想法很简单。
        可是,要开拓南方市场谈何容易,何况还是人生路不熟的他。
        首先摆在他面前的就是注册公司。“在我们老家,成立公司要准备很多资料,要跑很多次窗口,才能把证办下来。”龙平说,他从网上了解到东莞可以集群注册公司,并已实现电子化工商登记,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发邮件联系南城的邦胜商务,希望邦胜商务能帮其在东莞设立公司及对他的创业项目提供全程式的辅导。

        邦胜商务东莞区域总经理张益的手机邮箱里,至今还保留着这封来自黑龙江的邮件。张益说,得益于东莞商事制度改革推出的集群注册,邦胜商务与龙平签订集群注册托管协议和创业顾问服务合同后,指导他到当地银行开通U盾,无需他本人来东莞,在网上就申请了电子营业执照。“之前想都不敢想,我不用来东莞,邦胜商务只用2天就帮我办下营业执照,我的公司就可以经营运作了。”龙平坦言。
        在邦胜商务提供的专业化创业辅导下,龙平的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减少水土不服及对法规不熟等不利因素,顺利实现异地创业。目前,龙平在莞创办的公司已走上发展快车道,2018年的生意更是红红火火,在东莞也招募了合伙人,帮助他打理南方市场业务,公司前景向好。“在东莞创业真的很方便,来东莞是来对了。”龙平感慨地说。

        在南城邦胜创业服务中心,像龙平这样的初创者还有很多。近1500平方米的中心,分割有面积大小不等的100多个独立办公空间,每个办公空间都有1家企业,最小的只有1个工位,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发展。比如,位于邦胜创业服务中心A19号的广东亚加达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就拿下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牌匾。B19号的广东莹邦进出口有限公司业务也是遍布多个国家。
        去年,东莞主动申报并承担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成为全省四个试点城市之一。东莞“商改”再次披挂出征,依托市“智网工程”,引入互联网思维,融入社会治理理念,积极构建市场监管协同创新平台,全面推动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协同监管三大工程,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与此同时,东莞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去年,东莞实现全市2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使用一体化平台进行全过程流转,并通过全市政务服务办事大厅综合窗口统一提供服务。去年6月28日,滨海湾新区政务服务大厅启用,在东莞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窗通办”。
        东莞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成效获省委改革办肯定,并以改革专报的形式上报中央改革办。去年4月,东莞在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议上围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增创营商环境新优势”作经验发言。10月,东莞“一平台三工程”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改革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东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践”获选全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经典案例”,开办企业便利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地级市第1。
        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6.49万户,同比增长18.71%,实有市场主体115.08万户,稳居全省地级市首位。

关键词:行政效能
改革审批制度打造东莞速度

        “屁股还没坐热事情就搞定了”
        “屁股还没坐热,事情就搞定,可以走了。”3月20日上午11时20分,东莞市水保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天明对东莞行政办事速度给出大大的赞。
        当天,王天明是带着公司同事来到这里,要为客户的项目办理水土保持验收备案。
        从到达位于松山湖科技创新园区1号楼二楼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松山湖市级试点专区的实体审批大厅,拿到号码“S1003号”,到1号综合窗口提交完资料,拿到受理单,王天明在整个过程中,花了不到10分钟。
        “效率真是快。”王天明说,刚拿到号,就已经叫号了,同事甚至还没反应过来。资料也是到窗口直接一次性提交就行,不用跑不同窗口,大大方便了办事的工作人员。更让王天明满意的是,“今天受理,马上就安排人员核实资料,没问题的话,第二天就能拿到验收备案证明了。”
        这主要是得益于东莞大力推进的建设工程审批制度改革。
        事实上,由于审批程序多、主体多、时间长,工程建设项目一直是行政审批改革的痛点和难点。继开办企业便利化系统改革后,“东莞速度”已实现多次提速。2018年8月31日,东莞市大业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叶女士接过“施工图审查备案凭证”时激动不已,“真的太快了,不到一上午就拿到了。”这也是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松山湖市级试点专区实体审批大厅发出实施改革后的第一张证书。
        去年,我市主动申报并承担省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专项改革试点任务,成为全省三个试点城市之一。东莞更是提出要打造珠三角最快最好的建设工程审批管理服务的计划。
        以实干著称的东莞,以行动回应。改革实施至去年底,企业投资项目办理事项从改革前的162项优化为60项,压减63%;企业投资项目从取得土地到获取施工许可的政府审批时限最快压减至26个工作日,压减72%。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专项改革,2018年有500多个项目审批时间压减50%以上,体现了“东莞速度”和“东莞特色”。
        去年10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复制推广第一批基层改革创新经验的通知》,将我市“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的改革做法作为12项改革创新经验之一,要求在全省复制推广。

关键词:服务民生
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储备智力

        “买了房安了家扎根东莞了”
        “还有两年半,小孩就要上小学了,正在桥头上幼儿园,我和老婆已经开始关注积分入学制度了,也在物色学校。”东莞技研新阳电子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高级工程师刘海洋谈起家庭,一脸的幸福和期许。
        今年34岁的刘海洋,大学毕业后就来东莞打拼。至今已在公司从事技术工作13个年头了。从刚进入公司负责流水线上的机器设备维修工作,到现在独当一面率领公司技术团队攻破一个个技术难题,刘海洋的身上蕴藏着“东莞制造”不断升级的密码,也是这座城市的“顶梁柱”群体。
        去年,他凭借自己的出色表现,获得东莞市首席技师称号。“确实有点意外,比之前的压力更大了。”刘海洋说,自己不仅要更努力,也要把细致严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递给身边人。
        东莞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建立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打造“技能人才之都”,通过“人才杠杆”撬动创新发展,从“数量型人口红利”迈向“质量型人才红利”。深明此意的东莞,去年大力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文件,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储备智力要素。
        对刘海洋而言,东莞就是他的家,“我已把妈妈从河南老家接来了东莞,也在东莞买了房,今后扎根东莞,不走了。”刘海洋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服务就是他对在莞未来生活的期盼。
        刘海洋的话,也道出了民心民意。为逐步解决基础教育学位不足、结构失衡和品牌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东莞主动申报,成为省优化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专项改革试点城市。去年,东莞完成松山湖第一小学等7个项目建设,增加学位7200个,在积分入学基础上实施积分制民办学位补贴政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年向随迁子女提供公办学位和补贴学位15.6万个,组建7个教育集团并开始运作,启动培育品牌学校……一项项改革成果告诉我们,咱们的孩子不仅在东莞“有学上”,更要“上好学”,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学生都能接受最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
        为了给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东莞力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继续实施取消加成政策,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全年完成20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超额完成任务;到目前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056个,签约群众258万人,让更多群众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
        今年,随着全市预约服务统一平台和分级诊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推广,今后市民预约挂号、社保支付、诊疗记录查询、双向转诊等就医流程,全部在手机上完成。
        我们柴米油盐生活的点滴变化中都是东莞市委市政府一串串解民忧、惠民生的改革脚印,在只言片语中感受那份改革承诺变成现实后的温度,这就是我们的幸福,这就是我们的东莞。(记者 李春燕)

 

 

 
MORE +